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“智能+教师教育”微专业招生简章

发布时间:2025-02-25浏览次数:112

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主动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需求,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,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,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托教育技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学、江苏省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,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、心理学、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科研与师资优势,开设了智能+教师教育微专业。

一、微专业介绍

智能+教师教育微专业通过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,设计以实践为导向的智能教育项目,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,通过项目和案例学习,旨在培养能够将智能技术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,提升智能化教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。

本专业的培养特色如下:

开设多元前沿课程:聚焦智能时代教师从业能力培养,面向教师资格证考试,以教育理论与教学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设课程。本专业开设智能时代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变革”“智能化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”“智能学习分析与精准化教学”“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”“智能教学工具与学科应用”“智能化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”6门专业课程,共14学分。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为未来成为一名智能时代出色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基础。

聚焦专业能力培养:本专业教学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育学、人工智能、心理学等方向的优秀师资组成。在系统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中,学生不仅能掌握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变革的基础知识,了解智能教育的前沿动态,还具备运用智能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和评价的能力,同时也可以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方法与技巧

提供个性发展规划: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原专业优势,为未来有志于从事教师的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学习与发展规划。包含但不限于:教师专业发展咨询与生涯规划、教师资格证考试答疑与指导、课堂教学技巧训练、智能教育研究课题申报指导等。


智能+教师教育微专业育人特色

二、招生对象

 我校大二年级及以上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报名,不限专业(或具体学科、学院、专业要求)。

三、学习要求

学生应热爱教师教育工作,未来有志向结合自身专业优势,从事中小学、中职、中专、高职或大专教师工作。

四、课程体系

序号

课程名称

学分

学时

考核形式

开课学期

1

智能化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

2

32

线下考试

1

2

智能化教学工具与学科应用

2

32

实践项目

2

3

智能学习分析与精准化教学

3

48

实践项目

1

4

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

2

32

实践项目

2

5

智能化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

3

48

实践项目

3

6

微格教学模拟与实践

2

32

实践项目

3

共计

14

224

 

 

五、教学安排及上课时间

微专业教学安排1-2年,本次报名成功后于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课,具体上课时间另行通知。

六、报名程序

学生填写《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学习申请表》,持表到微专业开办学院教务办公室报名(具体办公地点)。开办学院对学生的报名材料审核,结合学生基础择优录取,并于321日前将拟录取名单报教务处教务管理科备案。

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,确定开办的微专业,录入报名学生名单。微专业开办学院通知学生办理上课手续,学生根据微专业课程安排上课。

本次报名工作结束后,学校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报名,请各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名。

七、注意事项

1、学生在申请报名前,应充分评估自身学习情况和微专业学科特点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慎重选择。前一个微专业修读完毕后方可提出下一个微专业修读申请。

2、微专业采用单独编班、单独组织实施教学活动,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双休日。

3、微专业成绩不参与主修专业加权平均成绩的计算。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,可获得微专业结业证书。

4、录取人数低于15人的微专业原则上停开。

5、微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,按学生实际选课的学分数为计量单位(每学分100元),每学年随本专业学分制学费一并统计后由校财务处收取。因学生个人原因终止微专业修读,其已缴纳的学分学费不予退还。

八、其他事项

未尽事宜由微专业开办学院负责解释。

联系人:马安格,联系电话:8586637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5225

附件: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学习申请表.doc